项目信息: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
项目地点:门诊药房、急诊药房
床位数:929张
门诊量:4000人次/日
处方量:3500张/日
药品品种数:1000种
设备投入使用日期:2013年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于2013年7月实施了华康门急诊药房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门诊药房配置华康快速出药系统2台(双机协同)、智能存取系统1台、智能配发系统6台;急诊药房配置智能存取系统1台。
通过实施华康药房自动化,药房提高了发药质量,减少出门差错率;自动发药系统较传统调配准确率明显上升!发药速度大大提升,缩短调配时间。
药剂师分工明确,避免忙中出错;对药品的发放采用系统调取,工作人员根据提示按步操作,直观地提示取药位置及需取药品数量,无需取药人员再去找药和计算数量,整个发药流程快速准确,减少忙乱操作。上药人员专职上药,根据智能提示获取所需补充药品名单,集中提取药品。货架上药品无需拆零,降低上药人员工作强度。
缩短了候药时间,减少医患纠纷;由于调配时间减少,发药模式实现了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明显缩短患者在药房等候时间,进而减少病人与药房之间的摩擦,稳定了患者的急躁情绪,也减少了患者在排队等候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通过实施华康药房自动化,整体提升了门急诊药房管理效率:有效准确地记录每个人的工作量,落实调剂责任;运用华康智能配发系统之后,调剂人员有工号识别身份,调剂药品后刷工号条形码与配药单条形码,绑定调剂人员与所调剂药品,通过工作人员所刷的处方条码数量,可以有效准确地记录每个人的工作量,并且落实调剂责任。便于观察了解所有药品的使用情况.智能提示补充所缺药品,有效避免某种药品断档断货。降低药房盘点的工作量。系统具有实时盘点功能,可以随时调取库存数据。
该院通过华康药房自动化,做到了患者满意、工作人员满意、院长满意。
航天中心医院又名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航天中心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在诸多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方面都处于北京市前列。医院逐步确立了以“两心两脑”等为重点学科,介入、移植和微创为重点技术的专业特色。“服务永恒·追求卓越”是医院的文化理念。多年来,医院受到众多患者的称赞,并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简介
航天中心医院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又名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北京地区普通高等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北京急救中心西区分中心、海淀区四大医疗中心之一、永定路地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医院医疗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数660张。年门诊量40余万人次,住院患者1.2万余人次。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09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166人,医院下设30个医疗科室。此外,还设有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骨科、泌尿中心、妇产科是重点科室,在重症颅脑损伤救治、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心脏瓣膜置换、导管介入治疗、微创保胆取石、骨关节置换、器官移植、阴式系列手术、腔镜技术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处于北京市前列。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CT、全自动检验设备、彩色超声诊断等大型先进检查设备;医疗服务、日常办公和内部管理已经全部实行网络化。
航天中心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急救中心西区分中心。
医院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700张,实际开放660张,设有37个医疗科室和1个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1269,卫生技术人员800人,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1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3人。医院下设24个临床科室、8个医疗技术科室,并设有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航天体检中心。
发展方向
医院在“科教兴院、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服务永恒 追求卓越”的医院文化理念;制定了“突出技术特色、打造一流学科、努力建设一流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发展综合医院、创建特色医院、打造数字医院、建设构筑文化医院”的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
医院注重学科建设,逐步确立了以“两心两脑”等为重点学科,介入、移植和微创为重点技术的专业特色。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泌尿疾病诊疗中心、妇产科、骨科是重点科室。在颅脑损伤救治、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心脏瓣膜置换、导管介入治疗、骨关节置换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处于北京市前列。
医院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承担北京大学医学本科教学和统招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是北京市继续教育基地。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20余项。
医院固定资产2亿元,拥有国内一流的超洁净层流手术室、核磁共振成像仪、螺旋CT机、彩色B型超声波诊断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CR成像仪、DR数字胃肠造影机、电子内窥镜、高档全自动麻醉及手术设备、体外震波碎石机、全自动生化仪、动态心电监护仪等。建成了手术直播系统及远程教育平台,为远程会诊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医疗服务、日常办公和内部管理已经全部实行网络化。
对口支援
承担地区公共卫生和航天系统医疗保健工作,较好完成了北京市和航天系统对口支援和医疗共建任务,先后承担了8家医院支援共建任务,仍在进行中的有密云县第二医院、密云县河南寨镇卫生院和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
医院文化
“服务永恒·追求卓越”是医院的文化理念。张佩珊护理组作为优秀医务群体的代表,在医疗服务中,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五个一、六个在前”的人性化服务,形成了“张佩珊护理组服务模式”,成为医疗服务的一面旗帜,有力地带动了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张佩珊护理组先后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医院多次成为首都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公共卫生文明单位;医院是北京市公众认可的十家医院之一,名列第三;2006年是北京地区患者满意度100%的三级医院,名列第一。
主要科室
呼吸内科
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室:与美国伟康公司合作,有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1台,已对上百例鼾症或其他睡眠呼吸障碍患者进行诊断和指导治疗,可指导CPAP呼吸机阻鼾器治疗,耳鼻喉科手术前后的监测,每周一~周日晚10时至次日晨7时监测检查。
呼吸监护室拥有床位6张,具有先进的惠普监护系统,进口高级呼吸机6台,医护人员对抢救危重患者、呼吸衰竭、重症哮喘有丰富经验。
气管镜检查室:进口纤维支气管镜1台,开展病理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开展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上百例。
收治主要病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睡眠呼吸障碍、肺少见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好的经验.
药剂科
药剂科设置12个专业组,涵盖6个医院药学专业。分设:中、西药房15个,制剂室、药品检验室、临床药学室、临床药理实验室。
2007年预增设:Ⅰ期临床研究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统计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档案室、药物临床试验用药药房。
药剂科已经具备了医院药学中的常规药事管理、基本的医院药学科研和教学等的学科建制与工作基础。
心胸外科
介入性治疗是近20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指通过外周血管,将特殊的导管及装置,沿血管插入到达所需治疗的部位,进行药物治疗或替代外科手术治疗。例如:肺癌的导管化疗、房间隔缺损伞堵术、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等等。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或不开胸治疗心脏病。
骨外科
是医院重点科室,已有40年历史,收治各类骨科病人上万名,手术过万例。
骨外科集体是一个医德高尚、服务周到、技术精湛和理论深厚的团队。它敢于向医学的新高度挑战,且充满活力。它以创伤、脊柱和关节手术治疗为特色。全科每年做大、中型手术500余例,开展了许多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治愈率、好转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医疗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紧跟世界先进医疗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新手术,以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要求;治疗效果好,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科室承担着北大医学部本科生的临床骨科教学及多个医学院校的实习生临床实习任务,并为全国各地的培养了数十位专业技术人员。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2名。在几代骨科专家的辛勤耕耘,努力开拓下;在航天中心医院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以服务患者为宗旨,创新和提高医疗质量为已任,稳步前行, 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